首页>办公动态>YUE办公 | 以楼兴城,CBD里的“生意经”
YUE办公 | 以楼兴城,CBD里的“生意经”
2023-05-23

  

小蚂蚁医生集团的创始人张祯缨没想到,只是在广州出了一次差,就让公司落地生根。


由于源源不断地有客户上门拜访,原本计划中的短途差旅并没有结束,她索性在广州最具标志性的写字楼广州国际金融中心(IFC)租下了办公场地,招兵买马,开拓供应链,正式步入广阔的华南市场。


在广州,楼宇群以一个个“小支点”,撬动起“大经济”。垂直社区里的一方天地,链接的是面向世界的大市场,唱响CBD里的楼宇“生意经”。从“新朋”的留驻,到“老友”的不断成长升级,企业“用脚投票”的背后,离不开楼宇服务的持续支撑,助力楼宇经济奔跑在高质量发展“赛道”上。


    智能化楼宇不断迭代,提升招商引资、企业服务、运营管理等能力,成为奋斗者干事业的沃土;楼宇群间咖啡飘香,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,亿元楼成为激发创新活力的源泉……以楼兴城,一座座商务楼宇中,活跃着一家家企业,汇聚起发展的澎湃动力。

    ●南方日报记者 郭苏莹 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


1

3天到20天

一家企业的留驻

蓝天白云,阳光明媚,从IFC53层望去,一江两岸之间,楼宇林立,车流往来,广州新中轴线上的美景一览无余。


 煨牛肉、上汤娃娃菜、海皇豆腐丝、杂粮饭……在有着极佳江景的办公室内,张祯缨将产品加热后,五分钟端出一盘色香味俱全且精准计算出各种营养指标的健康膳食,与客户一起品尝。


 “我们是专业做慢病膳食干预解决方案的企业,通过大数据配比,精准预制慢病管理膳食。出品的南瓜健康餐食包,只需要把食材全部放到一起用微波炉加热,一天就能吃到25种以上的食材。希望慢性病人能够通过方便的膳食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从而调理身体。”张祯缨说。


作为公司创始人,尽管持续保持着每天15小时的高强度工作节奏,张祯缨依然神采奕奕,眼中带着创业的热情。


这一切来源于业务的快速突破。自去年9月20日落地IFC以来,短短半年多时间,南瓜健康已签约153家医院,实现了业务的快速拓展。“这是我没想到的快速突破。”张祯缨说。


而她更没想到的是,只是在广州出了一次差,就让公司生根落地。


去年6月,张祯缨决定来广州看看市场。由于源源不断地有客户上门拜访,原本的短途差旅从计划中的3天,不断推迟,最终持续了20天。


“短短20天,我见了35个客户。”看到广州市场的潜力,她索性在广州最具标志性的写字楼IFC租下了办公场地,设置公司的运营总部,招兵买马,开拓供应链,步入广阔的华南市场。


8月注册公司、9月20日搬入IFC后,次日即开始办公……张祯缨表示,从注册到落地,公司“马不停蹄”进入快速发展期,“在政府和楼宇的帮助下,我们一天内办完注册手续,因为楼宇配套比较成熟,可以说是顾不上开业已经在谈业务了。”


“最初留在广州,是看中市场发展的潜力。而现在,楼宇服务和营商环境,成为我们做大做强的有力后盾。”张祯缨说。

她表示:“在IFC办公后,物业配套服务完善,政府给予了诸多支持,帮我们链接了有关供应链厂家等诸多资源。珠江新城作为广州高端人才聚集地,也有利于企业进一步的壮大发展。与此同时,天河区医院、高端医疗机构丰富,高校数量众多,对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也有所助益。”


从3天到20天,从上海到广州,一个企业的留驻,折射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。


“创业至今,我们已在慢病膳食领域深耕数年。我相信,小蚂蚁也能种出大南瓜。预计公司今年将达到10亿元营业额。下一步,公司计划将供应链迁到广州来。”张祯缨信心满满。


2

咖啡与电梯

一次楼宇服务的“迭代”

上午9时,珠江新城苏醒。


作为全国300米以上高楼最集中的区域,124栋商务楼宇内的几百部电梯会同时达到运转的高峰,将上万名白领分别送往不同楼层的公司。


繁忙的电梯,承载着奋斗者的理想抱负,也映射出一座城市的经济活力。


每天8时45分,陈辉(化名)会准时出现在广州环贸中心(简称:广州ICC)写字楼的大堂。手握一杯咖啡,伴随上班的人潮,他“刷脸”进入闸机,无需按键,便可搭载电梯到公司,开始一天的忙碌。


5分钟,是排队购买一杯咖啡的时间。不超过45秒的等待,是早高峰时期电梯抵达的时刻。


“上班不用等电梯、楼下就是咖啡店,高效、便捷、智能,这是我最喜欢的楼宇办公环境。”陈辉概括。


陈辉还记得,几年前,他曾在广州一家写字楼办公。写字楼里仅有的三台电梯承载了楼宇中几十家企业的通勤。逢周一周二上班高峰期时段,电梯门口排长龙,等候时间从正常的两三分钟变成半小时以上


“别说抽出时间买咖啡了,就算早到一会,还要把排队等电梯的时间也算上个至少15分钟,才能保证不会迟到。”陈辉回忆。


咖啡与电梯,是奋斗在CBD的许多白领的日常。细微处看似寻常,却连着办公体验、营商环境,是楼宇服务的“大学问”。


“对于企业来说,楼宇是我们发展的载体,楼宇的服务如同空气一般,虽然看起来不突出,却不可或缺。比如,通信网络的顺畅等配套,对于需要对接海外客户的外贸企业来说,也至关重要。还有餐饮、咖啡等的配备,也是我们选择办公地点的因素之一。”赫伯罗特船务(中国)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负责人李法成表示。


以广州环贸中心为代表,不少“亿元楼”正升级为数字楼宇,成为广州楼宇服务迭代升级的缩影。


“广州环贸中心拥有26部高速穿梭电梯,从高峰期排队,到45秒内实现派梯,除却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加持,也是我们根据统计高峰期客流、楼宇企业乘坐习惯,再不断调整派梯方式,不断磨合的过程。”越秀商管天河北分区物业管理部客服经理孙婧表示。


作为5G数智化楼宇的代表,广州环贸中心在出入口采用AI人脸识别技术,同时支持二维码、人脸识别等多种方式。大厦内智慧电梯联动了通道管控系统,可以实现远程呼梯、自动派梯。


“从智能清洁、人脸派梯、智能停车、机器人24小时巡逻、空气及温湿度监测,我们运用5G科技、大数据有效赋能每一个办公环节。”越秀商管天河北分区总经理助理梁彦丹表示。


亿元商务楼群里,一座座商务楼宇如同城市中的“垂直商业街”,活跃着经济发展的“生力军”。


越秀商管天河北分区写字楼管理部总监潘尔康介绍,自2021年交付以来,广州ICC已成功引入多家世界500强企业,包括华能新能源、京东、中建上海设计研究院、浦项国际、渣打银行等,为广州持续注入发展力量。


在广州环贸中心正门广场,一座巨型雕塑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。细看之下,两个矗立相拥的钢管人形,共同举头望向天空,寓意拥抱世界和未来。


楼宇服务的不断升级迭代为高质量发展厚植沃土,越来越多企业在这里走向世界,拥抱未来。


3

老友和新朋

一个亿元楼群的“朋友圈”

在楼宇间,企业拓展“生意经”,拓展创新力,不断发展壮大。


这是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扎根的第25年。作为国内A股第一家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上市企业,从科韵路到高科大厦,再到天河CBD,中望龙腾扎根广州,从一家十几人的创业团队发展到逾1500人的上市公司,规模已达到初创时的百倍。


亿元楼像磁石,吸引企业纷至沓来。这其中,既有“老友”,也有“新朋”。


珠江东岸之畔,国际金融城拔节生长,孕育着新的增长点。在国际金融城投入使用的10栋高品质楼宇中,汇金国际金融中心仅用1年多时间就迈入“亿元楼”行列。


被看作城市经济热度“晴雨表”的商务楼宇写字楼群,经济韧性的背后,既有企业、人才、产业集聚强劲支撑的协奏曲,也有政府、楼宇运营方齐心搭建的引力场。


“我们发现,除却楼宇服务外,企业还期待能打开发展的‘朋友圈’,链接更多资源。”梁彦丹表示。


2020年,在政府指导下,依托楼宇管理方越秀商投数字化平台悦享会,CBD楼宇企业正式上线“6大管家+2大平台”,全力打造城市数字化“楼宇生态圈”,以楼宇、行业为主体,以开拓市场为主线,对业务拓展企业实施抱团计划,建立打通全产业链并能提供数字化的承接平台,赋能楼宇垂直生态圈的升级。


据介绍,该平台整合超过2000家写字楼企业租户资源,拓展超1000个合作企业、50多个行业协会资源,以产业资源对接叠加个性化定制服务,助力楼宇内企业的发展。


其中,政务管家一站式政务服务紧密连接天河区CBD管委会,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政务、产业支持优惠落地绿色通道,加速企业服务。


“我们的策略就是帮扶租户,通过数据分析,对于后台交易数据、商户人群等进行分析,为企业赋能。”梁彦丹表示,打造城市数字化“楼宇生态圈”,将助力楼宇内企业发展,实现写字楼内企业携手共进。


高质量楼宇除了在办公维度上提供专业软硬件服务之外,还通过多元业态焕发商业活力、完善公共功能,带动人才虹吸效应,一系列“政策包”不断加成。


以广州天河为例,今年,根据新发布的《天河区支持重点产业企业落户入驻商务楼宇发展若干措施》,对满足条件的现代都市工业总部企业,数字服务出口企业和数字文化出口企业,天河支持其落户入驻全区商务楼宇,为企业提供20万元到12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租金补贴。支持现代都市工业总部、工业软件、信创软件和制造类、软件类榜单企业落户入驻区属国有企业物业,打造“楼宇经济”的“升级版”。


根据规划,未来,将搭建楼宇经济信息监测分析平台,提升区域内写字楼的管理服务水平,在楼宇可持续发展指数评定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,探索纳入招商引资、产业黏性等指标。推动建立楼宇经济统计机制,掌握企业发展动态,为精细化、科学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。


4

他山之石

上海|力推楼宇经济倍增计划

陆家嘴作为上海楼宇经济的晴雨表,目前已有商办楼宇达285幢,培育了110多幢税收亿元楼和上海第一幢税收百亿楼,核心区域甲级以上楼宇单位经济密度达到1.25亿元/万平方米。


陆家嘴为楼宇打造行业生态圈。陆家嘴管理局2018年成立了楼宇办,并组建楼宇专项工作小组,通过与区域内楼宇达成合作,定期收集楼宇空置信息、租金信息、租户信息等。疫情期间,陆家嘴管理局将原有的工作机制升级为楼宇疫情防控平台,实现了平台功能叠加,成为楼宇“精准画像”数据库。得益于匹配精准度提升,疫情防控期间,一批总部经济、持牌金融机构、国际资管、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等企业逆势而上,相继落户陆家嘴,2022年陆家嘴作为租赁成交的热点区域,空置率为10.8%,低于全市空置率17.9%水平。


陆家嘴的实践为未来的楼宇市场管理服务提供了新的参考模式。通过打通政府、市场的信息共享渠道,共建动态的数据库,不仅可以全面掌握楼内每家企业情况,当出现企业经营异动、办公需求调整时,可以给楼宇提前发出预警,做好重点关注和及时应对处置。在招商引资时,还可以引导楼宇针对目标招商企业采取租金调整策略,吸引企业落地。


在陆家嘴,力推楼宇经济倍增计划。为实现2025年楼宇经济倍增的战略目标,陆家嘴管理局发布了促进楼宇经济倍增发展行动计划,从支持楼宇运营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、打造金融城文化、提升楼宇软实力等各方面全面推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
5


深圳|一栋楼一年创税298亿元

深圳各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,打开城市发展空间格局,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,促进产业的聚集发展,打造城市新的“空中聚宝盆”,助力深圳冲击楼宇经济新高地。在深圳经济的心脏地带——福田CBD,2021年纳税超过亿元的楼宇数量达到125栋,位列全国各城区第一。


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、中国商务区联盟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共同发布了最新《商务中心区蓝皮书:中国商务中心区发展报告(2021)》,目前中国CBD的总部经济呈现梯度发展格局。位于第一梯队的是上海陆家嘴金融城、北京CBD和深圳福田CBD,总部企业数量均超过400家。


据媒体报道,一年创税298亿元的招商银行大厦,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,是当之无愧的“产金王”,每平方米创税24.83万元。统计显示,2021年,福田区全口径税收的94.2%来自辖区356栋重点商务楼宇。这356栋楼总共承载了多达22万家企业。


高密度的地均产出,让福田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。作为深圳市中心城区,福田区去年GDP突破5500亿大关,人均GDP超5万美元、已达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,商事主体55万家、密度稳居全市第一,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以高端楼宇为载体“向天借地”,大力发展楼宇经济,是福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不二选择。


-END-


授权转载声明:

本文内容转载自【南方日报】

如需转载,请标明出处